ChatGPT 中的知識產權

2023-02-27

近幾週您可能聽說過 ChatGPT——事實上,您甚至可能是在它推出後不久就開始試用它的100 萬人之一。ChatGPT 是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推出的聊天機器人。該系統初期是為在線客戶服務提供支持而創建的,但該程序背後的人工智能 (AI) 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廣受歡迎。

 

什麼是聊天 GPT?好吧,我們決定直接問吧!

 “我是 ChatGPT,OpenAI 開發的人工智能語言模型。我的主要功能是生成類似人類的文本以響應各種輸入,使我成為各種應用程序的有用工具,包括客戶服務、聊天機器人和虛擬助手。我接受過大量文本數據的訓練,使我能夠生成不僅語法正確而且上下文適當的響應。我不斷學習和進步,我是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進步的前沿範例”。


簡而言之,ChatGPT 是一種自動生成的聊天工具,可從教科書、報紙、網站和不同文章中提取數據。

 

然後它收集大量數據並使用自然語言處理 (NLP) 對其進行處理,使其易於理解並儘可能類似於人類語言。

 

得益於 NLP,計算機程序可以匯總大量數據或快速響應口頭命令。


這基本上就是 ChatGPT 的工作原理:它使用 AI 來回答用戶的查詢。

 

該聊天機器人能夠創建受知識產權法保護的各種內容,例如文章、歌詞、編程代碼或文本翻譯。

 

事實上,ChatGPT 被證明在不同領域確實有用,儘管圍繞它存在一些爭論和擔憂,因為隨著技術的發展,知識產權和人工智能之間的互動正在呈指數增長。

 

在知識產權方面,我們已經解決了以下一些問題。


誰擁有 ChatGPT 生成的內容?

我們直接向 ChatGPT 提出了這個問題,答案如下:“我不擁有我生成的內容。我是 OpenAI 開發和擁有的機器學習模型,我生成的內容受 OpenAI 的許可和使用條款”。

 

正如 ChatGPT 本身所說,雖然生成的內容可能受版權保護,但它不會歸 AI 本身所有。事實上,根據歐洲(和美國)法律,AI 不能擁有版權,因為它不能被承認為作者並且不具有法人資格,而法人資格是擁有(無形)資產的先決條件。

 

因此,ChatGPT 不能擁有它所寫的內容,因為它“只是”一個人工智能。然而,它根據在其數據庫中收集的信息詳細闡述答案,因此正在創建一個新的答案,即使它是基於現有的信息。這個答案可能受版權保護——但這首先取決於它是否可以被視為“作品”——表達作者創造性選擇的東西。

 

關於這個話題,重要的是要知道 AI 生成作品的所有權和作者身份問題尚未完全由法律解決,作為一個“熱門話題”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根據監管變化和案例演變法律。目前看來,如果作品反映了他們的選擇和創造力,使用人工智能支持其創作過程的藝術家/創作者似乎可以要求擁有作品的所有權。另一方面,諸如“寫情歌”之類的通用命令終會在 ChatGPT 中生成情歌文本,而用戶沒有任何真正的創造性選擇——在這種情況下,版權或“作品”的存在版權法的意義是相當值得懷疑的。

 

目前,根據 OpenAI 的使用條款:

  • 提供給 ChatGPT 的輸入(用戶發出的命令或請求)歸提供此類輸入的用戶所有(當然前提是這首先是受版權保護的——一些請求可能非常複雜,因此受到保護);

  • OpenAI 將輸出中的“所有權利、所有權和利益”分配給其用戶,這意味著在基於用戶命令生成的文本中。然而,OpenAI 明確表示(參見第 3.b 點)內容的相似性)輸出可能不是唯'一的並且可能會自我重複——基本上,兩個用戶終可能會得到相同的輸出。這引發了關於在這種情況下執行任何版權的可能性的問題。

 

 

可以使用 ChatGPT 生成的內容嗎?

很明顯,在私人使用時作為會話輔助工具沒有問題。如上所述,就 OpenAI 的條款和條件而言,公共使用不會造成任何問題。話雖這麼說,就使用內容進行更廣泛的公共交流而言,例如文章,可能會出現問題。

 

事實上,值得注意的是,ChatGPT 創建的內容源自其他人先前生成的內容,因此不清楚重複使用此內容在版權方面的含義是什麼:輸出何時從現有的“啟發”而來有效,什麼時候真正侵犯了他們?在哪裡劃界限?因此,如果 ChatGPT 用戶發布的輸出與現有作品過於相似,則可能會不情願地侵犯他人的版權。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表達了擔憂,他們看到人工智能工具對他們的大量作品進行訓練,從而復制他們的風格。例如,上個月,Getty Images 起訴 AI 公司 Stability AI未經同意對其數百萬張圖片進行培訓。藝術家和插畫家表達了類似的擔憂針對同一家公司。雖然這些案件將在英國提起訴訟,但預計未來幾個月歐盟也會出現類似案件,而 ChatGPT 可能會面臨同樣類型的問題。在歐洲,文本和數據挖掘(TDM——一些人工智能用來抓取在線內容的過程)是允許的,如果在現有的法律框架內進行,不構成侵犯版權,但版權所有者可以選擇退出並拒絕 TDM它們的內容(參見指令 2019/790第 4 條)。如何行使這種選擇退出的可能性,以及人工智能公司是否真的尊重它,還有待觀察。

 

與該系統的使用相關的另一個問題是所使用信息來源的可靠性,因此將歸因於原始信息來源將是一個優勢。從版權的角度來看,由於版權不保護創意,因此無需提及來源,除非使用了特定部分。然而,即使不是強制性的,為了提高可信度和準確性,以及阻止假新聞的傳播,包括引文也是有幫助的。這是 ChatGPT 目前做不到的事情。

 

ChatGPT 在知識產權方面有何幫助?

它可以提供有關專利、商標、版權和商業秘密的信息。例如,您可以要求 ChatGPT 用簡單的語言解釋一項專利權利要求,甚至像一個 10 歲的孩子一樣!

 

但是,請記住,來源可能來自其他司法管轄區,例如來自美國,其專利/商標/版權法與適用於歐盟的法律不同。

 

此外,ChatGPT 可以提供有關知識產權法或判例法的研究協助。

 

它還聲稱能夠生成可用於專利或商標申請的內容。事實上,這在起草專利權利要求方面可能很棒。

 

但是,在披露有關發明的機密信息時應格外小心,因為它是一個公共平台,可以在以後的場合存儲和復制所提供的信息。這反過來可能會破壞新穎性。

 

除此之外,ChatGPT 還可以將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文本翻譯成不同的語言。

 

面對知識產權侵權有什麼用?

人工智能係統可用於創造受專利法保護的發明,也可用於識別潛在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因此它們既可以用作創造工具,也可以用作執法工具。

 

總之,ChatGPT 在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許多領域無疑是一個有趣的工具,因為它可以提供信息和幫助。

 

但是,在向其“提供”機密信息時應小心,因為這終可能會破壞新穎性或不利於保護商業秘密。

 

此外,在復制 ChatGPT 生成的內容時要小心,因為如果與現有作品密切相關,可能會被視為侵犯版權。而且,由於未引用所提供信息的來源,因此不一定值得信賴。

 

因此,知識產權權利人,尤其是著作權人了解該領域的發展,並充分保護自己的權利是很重要的。

 

請注意,儘管此工具可以提供有關知識產權的信息和幫助,但始終建議您向知識產權專家尋求建議,因為(目前)它不能代替知識產權律師!

 

注:圖文來源於網絡。 如果您有寶貴的建議,請隨時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