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對專利保護的需求繼續增長,中國、美國、日本、大韓民國和德國的創新者在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量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該條約簡化了在多國尋求專利保護的程序。
2022年,PCT申請量小幅增長0.3%,總量達到278,100件——這是有史以來單一年度的申請總量較高紀錄。印度(+25.4%)和大韓民國(+6.2%)的PCT申請量大幅增長。
總體上的適度增長反映了2022年普遍存在的極具挑戰的經濟條件。儘管如此,企業繼續投資於創新和知識產權。
亞洲仍然是國際專利申請的主要來源,佔2022年申請總量的54.7%,從2012年的40.3%增長至這一比例。
由於中國在2022年加入產權組織的國際外觀設計註冊體系,推動了國際外觀設計申請的激增,對外觀設計保護的需求呈現兩位數的增長。
2022年,通過產權組織的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註冊海牙體系提出的國際申請中包含的外觀設計數量增長11.2%,達到25,028件。
繼在2021年大幅增長15%後,2022年使用國際商標體系進行品牌保護的數量減少6.1%,這是自2009年以來的較大降幅。 2022年的申請總量約為6.9萬件。
2021年,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造成的經濟破壞促使企業推出新的商品和服務,這有助於推動國際商標保護的大幅增長。 2022年產權組織的商標國際註冊馬德里體系下提交的申請總量雖然低於2021年,但仍比2020年高出8%。
國際專利體系(《專利合作條約》—PCT)
領'先的PCT申請人
2022年,中國仍然是PCT申請量較大的來源國,有70,015件申請,同前一年相比小幅增長0.6%。美國以59,056件申請位居第二位(同2021年相比下降0.6%)。日本以50,345件申請(+0.1%)緊隨其後。排在前五位的還有大韓民國和德國,分別有22,012件和17,530件申請,這兩個國'家分別增長了6.2%和1.5%。
除大韓民國(+6.2%)外,幾個排名前20的國'家,如印度(+25.4%)和法國(+5.9%),PCT申請量也有穩健的增長。亞洲的PCT申請量增長速度高於其他地區,其總體份額從2021年的54.2%增至2022年的54.7%。
中國電信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仍然是迄今為止較大的申請人,在2022年公佈了7,689件PCT申請。大韓民國的三星電子位居第二(4,387件),緊隨其後的是美國的高通公司(3,855件)、日本的三菱電機株式會社(2,320件)和瑞典的愛立信公司(2,158件)。在排名前十位的申請人中,三星電子的增速較快,增長了44.3%,也藉此排進了前兩名。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NTT)也有大幅增長,在2022年上升了五位到第七位,其增長率為24.9%。
在教育領域,加利福尼亞大學仍然是較大的申請人,在2022年公佈了552件PCT申請。浙江大學位居第二(309件),其次是蘇州大學(303件)、小利蘭·斯坦福大學(217件)和德克薩斯大學系統(187件)。在排名前十位的教育機構中,蘇州大學的增幅較大,其PCT申請量幾乎是2021年的兩倍。
領'先的技術
計算機技術在已公佈的PCT申請中佔比較大,為10.4%,其次是數字通信(9.4%)、電氣機械(7.1%)、醫療技術(7%)和測量(4.6%)。
2022年,在排名前十的技術領域中有八個出現增長,其中數字通信(+8.7%)和計算機技術(+8.1%)的增長速度較快,其次是半導體(+6.8%)、生物技術(+6.7%)和電氣機械(+6.1%)。在上一年(2021年)衛生相關技術領域出現特別強勁的增長之後,數字技術領域在2022年重新成為PCT申請增長較快的領域。
國際商標體系(馬德里體系)
領'先的馬德里申請人
2022年,通過馬德里體系提交的申請總量達到69,000件。美國的申請人(12,495件)提交的商標國際申請數量較多,其次是德國(7,695件)、中國(4,991件)、法國(4,403件)和聯合王國(4,227件)的申請人。
在前十五大原屬地中,只有三個在2021年至2022年取得增長,分別是荷蘭(+7.4%)、大韓民國(+2.1%)和土耳其(+5.2%)。相比之下,德國(-12.5%)和意大利(-13.9%)的降幅較大。儘管領'先的原屬地法國(-10.0%)、聯合王國(-0.9%)和美國(-5.9%)在2021年至2022年的申請量都有所下降,但其在2022年的申請量仍比2020年的水平分別高出17.7%、12.9%和24.8%。
2022年,法國歐萊雅公司以160件馬德里申請連續第二年成為首大申請人。瑞士的諾華集團(131件)上升三位,成為第二大申請人,其次是聯合王國的葛蘭素集團(128件)、保加利亞的歐洲遊戲技術公司(120件)和大韓民國的現代汽車株式會社(108件)。現代汽車株式會社在2022年比2021年多提交了77份申請,排名從第48位躍升至第5位。美國的Maplebear公司(82件)活躍於網上雜貨配送和取貨領域,在2021年至2022年的申請中也有大幅增長(+78件),排名升至第7位。
領'先的類別
在產權組織受理的國際申請中,指定較多的類別涵蓋計算機軟硬件及其他電氣或電子裝置,佔2022年總量的11.3%。其次是涵蓋商業服務的類別(8.8%)和與科技服務有關的類別(8.5%)。
儘管2022年提交的申請數量和其中指定的類別總數總體下降,但在前十五大類中,涵蓋金融、銀行、保險和房地產服務的類別(+13.9%)和包括教育、培訓、娛樂、體育和文化活動服務的類別(+8.3%)等都有大幅增長。相比之下,涵蓋藥品(-12.2%)、化妝品(-12.0%)以及外科、醫療、牙科和獸醫器械(-14.0%)的商品類別在2022年大幅下降,而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這些類別每個都有相當大的增長。
國際外觀設計體系(海牙體系)
領'先的海牙申請人
2022年,通過產權組織的海牙體系提交的國際申請中包含的外觀設計數量增長11.2%,達到25,028件,創下新高。德國仍然是國際外觀設計體系的較大用戶,有4,909項外觀設計,增長11.6%。
作為新成員的中國為2,558項外觀設計尋求保護,排名第二位。意大利以18%的增長超過了美國,以2,414項外觀設計排名第三位,而美國則下降了8.9%,為2,412項。瑞士以2,178項外觀設計排名第五位。
2022年,排名前十的國'家中有四個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聯合王國的增長率較高,為20.5%,緊隨其後的是瑞士(+19.4%)、意大利(+18%)和德國(+11.6%)。中國由於在2022年才加入海牙體系,所以無增長率可言。
美國的寶潔公司憑藉已公佈申請中的687項外觀設計,取代大韓民國的三星電子,躍居申請量首位。荷蘭的飛利浦電子以633項外觀設計位居第二,緊隨其後的是三星電子的451項,德國的Wenko-Wenselaar有限責任公司的414項,希臘的I. Paleohorinos Fotistika公司也有414項。
與2021年相比,Wenko-Wenselaar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王國的Jellycat有限公司、I. Paleohorinos Fotistika和意大利的法拉利公司在2022年的申請中包含的外觀設計數量都有大幅增加,分別增加了412、303、276和230項。另一方面,三星電子在2022年的申請中包含411項外觀設計,同2021年相比有所下降,這導致其從首位跌至第三位。在前十大申請人中,有6名位於歐洲,兩名位於大韓民國,中國和美國各有1名。
領'先的領域
2022年,錄音和通訊設備(10.4%)在全部外觀設計中佔比較大,其次是運輸工具(9.7%)、包裝和容器(7.0%)、家具(6.8%),以及液體分配設備、衛生、供暖、通風等(6%)。
注: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果您有寶貴的建議,請隨時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