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 20 年的研究和多方利益相關者的磋商,菲律賓終於建立了專門的製度來保護地理標誌 (GI)。
這是在菲律賓知識產權局 (IPOPHL) 總幹事羅威爾·巴爾巴 (Rowel S. Barba) 批准並由商標局 (BOT) 準備的地理標誌規則和條例發布之後發布的。
新規則將地理標誌定義為“任何標識商品起源於領土、地區或地點的標誌,其中商品的給定質量、聲譽或其他特徵主要歸因於其地理來源和/或人為因素。”
特殊制度意味著符合地理標誌保護標準的本地產品現在將擁有單獨的註冊系統,因為有效保護它們和實現 1997 年知識產權法中利用知識產權促進發展的願景所需的獨特方式 。
根據 BOT 主管 Jesus Antonio Z. Ros 的說法,地理標誌法規預計將使大多數農業和手工業部門受益,並促進菲律賓的傳統和本土產品。
“在該國註冊專門的地理標誌將加速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和身份的努力,”羅斯說。
一些世界著'名的地理標誌包括法國的香檳、柬埔寨的貢布胡椒和印度的大吉嶺茶。
根據巴爾巴的說法,地理標誌法規標誌著菲律賓的突破,因為與大多數東盟成員國不同,該國一直在錯過地理標誌可以提供的經濟和文化機會。
“地理標誌法規是我們對菲律賓人民持續承諾的一部分,以保護和促進他們在這些當地農產品、食品、手工藝品和其他有價值的知識產權產品中投入的辛勤工作、熱情和創造力,這些產品是我們國家發展的催化劑經濟發展和全球聲望,”巴爾巴在上周正式啟動新規則的活動中說。
總幹事繼續說道:“我們現在確信世界級產品將得到更強有力的保護和更大的附加值,這讓我們作為菲律賓人感到自豪。”
歐盟 (EU) 還強調了新的地理標誌制度在推動包容性增長和促進文化方面的作用。
“地理標誌是創造就業機會、吸引投資、吸引業務和支持農村地區當地社區的重要手段,否則他們可能會落後,”歐盟駐菲律賓代表團經濟和貿易處處長 Philipp Dupuis 說,並補充說一個“保護地理標誌的堅實法律體系 [還將] 賦予該國的文化遺產和傳統技術訣竅真正的價值”。
“在這個領域,菲律賓——憑藉其豐富的多樣性和傳統——出類拔萃,並且可以提供很多東西,”他說。
Dupuis 指出,地理標誌行業對歐盟經濟貢獻巨大,僅食品和飲料出口總額就佔 50% 左右。
農業部食品、農業和漁業政策司司長 Amparo C. Ampil 表示,該機構繼續支持 IPOPHL 保護本地和傳統產品的舉措。
美國農業部、瑞士駐菲律賓大使館和意大利駐菲律賓商會也保證支持該國新地理標誌系統的實施。
IPOPHL 的 BOT 將是地理標誌法規的主要實施機構,包括申請的檢索和審查以及註冊證書的頒發。
與由個人或單一實體提交申請的商標不同,地理標誌必須在直接參與生產、從事商品貿易和/或負責監管或保護地理標誌的生產者協會下註冊.
政府機構或地方政府單位也可以是地理標誌註冊人,前提是商品的原產地在其責任範圍內。
條例進一步表明,地理標誌保護期限是無限期的,無需續展。但是,可以基於以下理由撤銷註冊:
1) 不具備保護條件的;
2) 商品原產地發生變化,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3) 法院或法庭裁定被認定的生產者對地理標誌的使用、商品的生產標準和其他產品規格沒有有效控制;
4) 在申請過程中通過虛假陳述和文件取得地理標誌註冊的;和
5) 已註冊或受保護的地理標誌已被證明是菲律賓所涵蓋商品的通用名稱或通用名稱或習慣名稱。
這些規則還特別考慮到土著文化委員會和土著人民的成員。如果發現合格,總幹事可免除他們的費用。
IPOPHL 現在正在敲定向國會提交的立法提案,以進一步加強地理標誌保護和執法。
“我們承認這只是一生承諾的開始,但我們非常自豪能夠站在這一提升我們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的顯著努力的前沿,”DG Barba 補充道。
注:圖文來自網絡。如果您有寶貴的建議,歡迎隨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