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負責這些類型資產的聯合國機構週一表示,專利、商標和外觀設計在 2021 年達到創紀錄水平,亞洲推動了知識產權的增長。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WIPO) 的說法,儘管受到冠狀病毒大流行的破壞,但這逆轉了之前的經濟衰退趨勢。
WIPO 總幹事鄧鴻森表示,數據顯示,知識產權申請量"持續增長","主要受亞洲增長的推動,其他地區也呈上升趨勢" 。
他補充說:“大流行期間的知識產權申請強度表明,儘管大流行造成了經濟和社會動盪,但世界各地的人們仍在繼續創新和創造。”
亞洲專業
WIPO的《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中公佈的數據表明,創新者去年在全球提交了 340 萬件專利申請,比 2020 年增長了 3.6%——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請求來自亞洲。
中國和印度的本地專利申請量增長了 5.5%,韓國增長了 2.5%。
去年,美國的專利申請下降了 1.2%,日本下降了 1.7%,德國下降了 3.9%。
"大多數國家/地區的商標申請活動在 2021 年都有所增加,2021 年全球商標類別數量達到 1,810 萬件,比 2020 年增長 5.5%",該總部位於日內瓦的機構解釋說。
大流行後繁榮
WIPO還指出,新品牌註冊量的增長恰逢 COVID-19 中斷引發的創業活動和風險投資交易的繁榮。
"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活動增長了 9.2%,"WIPO 的報告稱,亞洲的外觀設計增長幅度較大。
在不確定的地緣政治前景和與氣候危機相關的未解決問題中,產權組織總幹事認為,知識產權的彈性「不應被視為理所當然」。
他警告說:"另一場經濟衰退迫在眉睫,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
唐先生堅持認為,包括氣候變化和確保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GDs)的成功在內的挑戰意味著"我們必須繼續支持創新者和創造者利用知識產權制度將他們的想法變為現實,並創造影響將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有關詳細信息,請點擊此處 (只有英文版),或聯合國新聞公告(只有簡體中文版)。
注:圖文來自網絡。 如果您有寶貴的建議,請隨時與我們聯繫。